国家储备物资有哪六种
主要包括物资储备、财力储备和能源储备。
万一发生战争,在家里一个月你们都会储备什么
万一真的发生战争了。如果把敌人打败了,对咱们老百姓也有好处。如果这个仗打不赢。那对咱们老百姓可真没什么好处。就算你躲在家里,也是不安全的。也是有威胁的。你在往家里买什么东西回来买很多。一个月两个月行。时间长了就不行了。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吗?国家兴旺,我们每个老百姓也才能过上平安幸福的好日子。总的来说。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如果家里有病人,给病人买好药。日常吃的喝的还有个头疼脑热的急救药。还有划破个手指呢,买点止血的药。以我的观点,最好是别打仗。打起仗来对我们老百姓可没什么好处啊!我不愿意国家打仗,这是我的心里话。万倍无奈的情况下,不得已了再开战也不晚。
如果不幸发生战争,普通家庭应储备哪些应急物资
一级物资,大米,水,药品,火机,太阳能发电机,油,衣物,车
二级物资,菜,日常生活用品。
战争爆发之前,普通老百姓需要准备哪些求生物资
大量的压缩饼干!
黄金!
自行车,以及易损件的备份。
刀具,磨刀石。防水火柴
种子,豆子的种子。方便留种。
生菜种子,可以掰着吃叶子,天天都有。
找足够的竹子。战争期间,没有法律的。有多少人性未知,不能讲道理。活着很重要。竹子可以做成防御性工具。
搭建避难所的位置要隐蔽。
要有制作弓箭的足够材料,学会制作轻型麻醉药剂或者毒药。涂在箭头上。打猎,自卫两不耽误。
选在合适的位置挖洞,或者掏个山洞。冬天可以提供御寒场所。
城市中的废旧汽车,轮胎都是很好的搭建材料。轮胎灌入水泥,制作避难所,可以抵御子弹,弹片,榴弹炮。rpg。
学会抱团,是让那些缺少技能的人生存的好办法。
占领后,开拓农场。
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粮食是从哪里来的
1944年“豫湘桂战役”中河南大败,37天失城38座,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副司令长官汤恩伯双双被撤职查办,第一心腹陈诚临时出任司令长官,并在西安举行中原战事检讨会议。陈诚经过调查惊讶的发现,战区各仓库平时把作战用的军粮以的形式发放给民众坐吃利息,盗卖军粮更是司空见惯,洛阳城内出售的粮食有一半是军官倒腾来的,与之对照的是,河南百姓已经饿的卖儿卖女了,坊间盛传“宁愿敌军烧杀,不愿驻扎”。
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和之后的粮食紧张是怎么造成的呢?重要原因就是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四省边区总司令汤恩伯盲目扩军和“与民争粮”,汤司令把自己的基本部队从一个第31集团军扩充成为四个集团军约40万人马,而再加上第一战区其它派系的部队,以及第八战区(胡宗南的部队)和第五战区在河南境内的驻军,这一数字达到100万之众,尚不计侵占河南部分地区的日本侵略军。
粮食是战争时期的重要战略物资,战时一般由国家统一控制和调拨,吃不饱饭的是没有办法作战的,而又是完全脱产的庞大耗粮群体,因此在抗战时期只有三种办法可以解决军粮问题,一是在驻扎区域就地征收,二是通过粮食高产区的交易和流通,三是从国外进口或得到援助。
本地自产和征收军粮
战争爆发后,我国东北、华北和华东的重要粮食产区迅速沦陷,供给出现严重失衡,粮食已经非常紧缺,部队的口粮标准一再下调,从抗战前的每天三顿饭改为二顿,还未必每顿吃的饱。抗战相持阶段的主战场就是河南和湖南,湖南是鱼米之乡,所以薛岳第九战区的几十万大军尚可维持,甚至还可以结余一部分转运西南大后方,所以湖南的坚守意义非常重大。
1943年日寇第11军发动常德攻略战,其重要目的就是摧毁这个粮秣重镇,破坏重庆的抗战后勤。而河南却只能依靠风调雨顺,一旦出现“水旱煌”灾,粮食产量就会锐减。比如1942年河南大旱波及全省82%的耕地,超过1200万人需要救济,粮食产量比战前平均水平下降了40%,尽管重庆决定当年河南军粮配额从420万石减为250万石(一石约120斤),这仍然大大超出了河南民众的承受能力。
结果蒋鼎文和汤恩伯等人最终征收了285万石约3亿4千万斤,如此的横征暴敛终于让危机在1943年春天终于爆发,河南粮价飞涨,耗尽冬季存粮的灾民开始大批逃荒或死亡。
粮食贸易和区域流通
侵华日军自然清楚粮食的重要性,所以对河南地区进行了严密的物资贸易封锁,此时中条山防区已经全部沦陷,黄河以北都是敌占区,黄河自然成为了一道天然的封锁线;而豫南自信阳到武汉地区被华中日军第11军所占,豫东地区也军华北方面军所控制,河南等于三面被封锁,粮食等重要物资根本无法运进来。狠毒的日军同时严禁灾民流向日占区,百姓唯一有活路的只有经豫西前往陕西,这就是大批灾民西逃的原因。
河南大灾爆发的时期,日军占据了河南三分之一的领土,即河南全省111个县中的43个;国民党部队则控制着其余68个县,驻扎范围位于黄河以南,贾鲁河以西和淮河以北;另外还有豫北和豫东地区的新四军敌后根据地,如此混乱的战场局面不仅使得粮食大幅减产,粮食流通也至为困难,
国外采购和国际援助
抗战期间这个渠道获得的粮食数量非常有限,一方面是国民有限的外汇储备要用来购买更迫切需要的武器装备,一方面是海外物资进入的通道被基本封闭,从1939年苏联和日本签定《日苏中立条约》开始,北方已无外援通道,而华东、华南沿海全部军封锁,甚至是大西南通过越南的出海口也被切断,唯一的输血管仅剩滇缅公路,其有限的运输能力只能保证优先保证进口军用物资,到1942年夏季远征军滇缅失败以后,这条通道也不复存在。
而八路军的根据地在日军的严密封锁和“三光政策”下更为困难,1940年以后各部粮食普遍不足,不得不以黑豆、麦麸等充饥,129师甚至发布命令:部队不得扒榆树皮吃,以免“与群众争食”,可见情况之严重。但是八路军在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等政策,同时各部队能够开展大生产自救,比如359旅的南泥湾,这是国民党部队所做不到的。
总体而言,战争毕竟是民族战争,中民还能够同仇敌忾共渡难关,重庆实施“粮饷划分、主食公给”的军粮供给政策,并对军粮供给机构、办法、渠道、标准进行了一些列调整,同时尽最大努力挖掘大后方各省的农业生产能力,在抗战中后期有了较显著的增长,稻、麦、棉等主要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上升,总产量虽有起伏,大体上呈较明显的成长趋势。
以1939年国统区的主要农产品产量与抗战前的1936年相比,水稻产量增长了54%,棉花产量增长了77%,麦产量增加幅度竟达11倍,基本还能够满足粮食需求,但是非战斗人员和百姓的日子要苦得多了。
解放战争则是另外一回事了。看过《北平无战事》的都应该记得,北平200万市民和几十万,竟然全部要依靠美援粮食度日,陈明仁坚守四平成功,却因为用大豆包垒工事落下个“美援物资”的罪名而被撤职。
而淮海战役解放区民众支前粮食却达2亿2千万斤,鲜明的对比证实:国民党之败,首先是经济上的失败,尤其是粮食这一战略物资的供给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