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攻略 > 游戏攻略

三国全战 黄忠(全战三国孙策所有事件触发条件)

时间:2023-07-26 09:39:04人气:891 作者:未知
轻松学历史
  • 类型:办公考试大小:56.64MB语言:简中 评分:[db:星级]
  • 标签:是一款很好用的学习历史的软件《轻松学历史》是一款很...
立即下载

全战三国孙策所有事件触发条件

1.桃园の誓ぃ   发生条件:选第一个剧本的刘备、关羽或张飞,开始游戏就会触发历史事件.   2.七星宝刀   发生条件:选择第二剧本的曹操,吕布,董卓都能发生曹操的,董卓废帝事件成立之后,可与王允说话,当亲密度达到信赖时,就会自动出现王允邀请曹操并请求杀董卓的事件,出来后直接去政厅就能发生剧情.   3.连环の计   发生条件:在董这里干上几月,不要离城太远,时刻去宫城看看会发生曹操献刀的事件..不久曹操独立之后会发生虎牢关之战(这里死了个华雄)..战后董逃往长安(火烧洛阳)然后就在城里呆上几个月(可能长一点).会有王允来给你送MM看了之后.你就做一个酒馆10天任务.就回家和回宫城看看就会有事件发生(以后一直这样到董董挂掉)PS:王允跟吕布必须在长安   4.辕门射戟   发生条件:选194年的吕布或刘关张都很容易就出来了,纪灵应该也行.待机就可以了.   5.宛城にて将を失ぅ   发生条件:194曹操手下任一武将,不过最好不要选曹昂和典韦,电脑可能不会让你死的.也时待机即可.   6.白门楼   发生条件:刚开始你在下坯 刘在徐州 ...不久刘去打袁术(必要条件:袁术应该有寿春吧)你在去偷袭只有张飞和曹鲍的徐州.攻下后刘回城.你就占领徐州..几个月后袁术发兵攻打刘的下坯.就发生辕门射戟事件.....救下刘备后回城在呆几个月....张飞来偷你的马.你一气之下发兵攻下了下坯.刘备投了曹操..大概过了半年.曹操发兵攻下了你..然后就白门楼吕布OVER   7.二乔婚礼:   发生条件:选孙策或周瑜,在194-195年打下整个扬州,然后搬家(孙策迁主城,周瑜异动)到柴桑即可.关键是要搬家!乔玄有儿子还要我们做倒插门女婿,呀!   8.关羽千里行   发生条件:194年,关羽不停睡觉   9.孔明出卢   发生条件:1.别跟任何人谈话,除了仙人(司马徽等等)或自动登门造访的人        2.一直等到207年10至12月,徐庶就会跟你说一些话        3.大约208年4月,刘备就会请你,引发这事件   10.长阪の悲剧   发生条件:207年赵云喔~一直等   11.孙权の决断   发生条件:207年,赤壁の战相关主角发生,推荐用孔明   12.苦肉の计:   发生条件:跟11同时发生   13.七星墰   发生条件:更12同时发生   14.五虎将军   发生条件:217 关羽一直待机即可.(我已证实,大概要等到218年2月中旬后)   15.庞德出阵   发生条件:倒数第2个剧本,任选一魏将(我用的曹丕),提示张飞进攻时去许昌一趟,引发汉中剧情提示关羽进攻时去许昌就可发生 16.秋雨荆州   发生条件:用倒数第2剧本陆逊,一直待机.汉中五虎事件后会有曹操使者来访,商议共讨关羽.之后发生吕蒙装病.前往江夏探病引发白衣渡江,在长板击溃关羽(要操作的,以多打少,我直接撤出战场也赢了),之后关羽走麦城被捕,斩之.   17.帝位禅让   发生条件:我用曹丕,关羽死后,曹操在洛阳造宫殿,我则在家睡觉.一天急报操病重,赶至洛阳,于是继位,七步诗,禅让   18.八阵图   217年7月:开始游戏~~~~   8月:张飞对阵夏侯渊~~~~   9月:老黄忠斩夏侯渊~~~~   10月:1.曹操败2.刘备称王~~~   (此处是同一时间发生但需要重新进出一次[自宅]才能引发)~~   11月:封五虎大将~~~~   12月:曹操派人来密议对付关羽并派出于禁,庞德~~~   218年1月:关羽水淹七军,吕蒙称病~~~~   (关键就在这里,如果此时就去江夏也能诱发计擒关羽的情节,但是吕蒙会在此战后濒死,而他的死是没有情节的,就是说还是要等到他自然死亡,他的濒死状态在过早的时间里会漫漫恢复成健康.所以在这里的做法是一直等,等到219年11月再进江夏,那样关羽死的时候正好是12月 符合《演义》的时间)~~~~   218年1月→219年11月:漫长的等待(期间尽量不要让3个国家发生战斗,不过最主要的好象只要江陵 江夏 成都 几个城市的太守等状态不变就行 这个有待考证)~~~~   219年11月:进江夏 发生情节 先打下江陵 然后引发战役(此战可以不打 陆逊撤退也会胜利)~~~   12月:关羽斩首(即第16CG:秋雨荆州)~~~   1月:1.曹 2.孟达寝返   2月:曹丕称魏帝~~~刘备称帝并向吴发兵~~~   3月:吕蒙死(因为是自然死亡不是剧情,有的朋友可能早有的晚,他硬拖到4月我也没办法……)~~~~回建业 发生剧情说张飞死了并叫你回到江陵抗击刘备~~~~   最后:一进江陵就会触发战役 此次你的部队是江陵的兵 刘备的部队不知道是哪里的 但是似乎不少 且此战一定要胜(所以打不过的玩家可用存档修改器把江陵的部队改强些)胜利后随着剧情发生八阵图CG~~~   19.出师の表   发生条件:选最后一个剧本的刘禅,开始游戏10多天后就会触发事件,我已证实选诸葛亮也应该能触发事件的,但选其他蜀将行不行,还有待验证.   20.泣ぃて马谡を斩ゐ   21.秋风五丈原   发生条件:227年4月:开始游戏~~~~   5月:去一次洛阳,发生事件,出师表,任命夏侯崊为都督~~~   6月:孙权称帝,蜀国道贺~~~~   227年4月→228年4月:漫长等待~~~~   228年4月:诸葛来攻打天水(此战姜维应被捕后降蜀,大家可以找魏延单挑,想输的办法我就不教了……)~~~~~   5月:诸葛占天水 姜维降~~~~   6月:马谡自荐守街亭(建议大家不要跟去)~~~~   7月:街亭失手 引发CG20.诸葛挥泪斩马谡~~~   228年7月→230年7月:再次漫长等待~~~~   228年7月:司马来犯 发生战役(此战一定要败 建议大家姜维直接撤退)   22.蜀灭亡   发生条件:(没打出来,假设)最后1个剧本,刘禅~郁闷吧~等死~等投降~太难了

历史上有没有重名的两个人,而且两个人还很厉害的

历史上重名的名人一麻袋,尤其是两汉、魏晋时期,你到大街上叫一声“王咸”、“刘章”、“陈参”,估计有一圈人扭头冲你“哎”。甚至一个家族内,儿子跟孙子,侄子跟女婿都同名,抓狂不?

下面举几对同名的历史名人,再告诉你一个古人多重名的原因。

  • 一对“韩信”同为开国功臣

刘邦帐下有两个韩信,二人不光名字相同,还有着相似的结局。后人为了区别二人,只好把“学习成绩”稍差的韩同学叫做“韩王信”。

我们熟知的韩信,即号称“兵仙”,将兵“多多益善”,最后被刘邦“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那位。他是三好生,大家耳熟能详,不多赘述。

另一位韩信是战国七雄之一韩国韩襄王的孙子,地地道道的贵族出身,远不是靠“漂母”救济的韩信所能比。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韩王信追随族兄弟韩成起兵。韩成战死后他与张良一起投靠了刘邦,因战功被册封为韩王,封地在荥阳。

后来刘邦觉得荥阳这地方太重要,于是将韩王信徙封代地。代地与匈奴接壤,面对匈奴的屡屡入侵,韩王信力不从心,只好私下跟匈奴人乞和。刘邦得到报信很生气:你这不是求荣的嘛!

于是刘邦屡屡派使者把韩王信臭骂一通。韩王信心里害怕,老刘这家伙绝不是善茬,干脆趁他还没把刀架到自己脖子上,反了个球的。

后来刘邦派柴武挂帅,平定了韩王信之乱,并斩杀了他,韩王信也成为刘邦消灭的第一个异姓诸侯王。汉文帝时期的名将韩颓当就是韩王信的儿子,汉武帝身边的佞臣韩嫣,就是韩颓当的孙子。

  • 两个“刘秀”谁是真命天子

我们熟知光武帝刘秀,还知道当年他就是凭一句“刘秀为天子”的谶语,而起兵获得了天下。但你可能不知道,其实谶语中的“刘秀”,指的根本不是“此刘秀”,而是另有其人。

谶语中的“刘秀”是一个叫“刘歆”的人,此人为了避讳汉哀帝刘欣,把名字改成了刘秀。刘歆改名的时候(公元前8年),刘秀还没有出生(公元前6年)呢。

刘歆是刘邦的弟弟刘交的后人,他与父亲刘向,都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学术专家。刘歆还有一个好友叫王莽,因此他的命运也与王莽紧紧绑定。

王莽当了皇帝后,刘歆成了新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师公”。但新朝晚年,一对好兄弟反目。当时有个叫西门君惠的术士,不知道从哪儿搞了“赤伏符”,说“汉室当兴,刘秀为天子”。

其实那是他们想借助刘歆的影响力,来王莽的政治把戏。当然,刘歆们的图谋没能得逞,一伙人全都被诛杀,刘歆也身亡。

但后来这个谶言被刘秀“盗用”,移花接木戴到自己头上了,你说神奇不?

  • 连“王莽”居然都有两个

接着就说王莽,很多人不知道,历史上连“王莽”这么个怪癖的名字都能重了。

“篡汉”自立的王莽无需多言,大家都很熟悉。另一个王莽是汉武帝末年的官员,职位是卫尉,比皇帝王莽大了至少80岁。

卫尉是北军统领,负责皇宫宿卫,位列九卿。但这个王莽的事迹却不多,史书上也没有他的传记,所以不为外人知,他的“出名”全靠儿子王忽。

王忽时为侍中,内朝官,给汉武帝当决策参谋。公元前87年,汉武帝驾崩了,留下一道遗诏:令霍光、金日磾、上官桀辅政。可就在圣旨宣读后,王忽不干了:我一直在皇帝身边,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么一道圣旨,我怀疑这是一道伪诏。

王忽的话如同重磅炸弹,关于汉昭帝究竟是不是汉武帝钦定的接班人?霍光等人有没有矫诏?后世一直存在疑问,其中王忽的话就是证据之一。

大权在握的霍光大怒,把王莽召来一顿臭骂,吓得王莽回到家就杀了王忽。至于谁是穿越者,你说了算。

  • 两个“杜子夏”靠帽子区别

其实我们也不必为古人重名而担忧,因为大多数场合,人们出于尊敬,称对方的字号,而不是直呼其名,这就避免了重名的尴尬。

不过,称呼字号也麻烦,古人的字号相同也是屡见不鲜,比如汉成帝时期就有两个“杜子夏”,一个叫杜钦,一个叫杜邺,两个“杜子夏”一起站在朝堂,叫起来也很挠头。

怎么区分他们呢?当时的人分别给他俩取了外号,杜邺叫“大冠杜子夏”,杜钦叫“小冠杜子夏”。为什么这么叫呢?因为杜邺总喜欢戴一顶高大的帽子,杜钦则戴个“小帽”。

不过杜钦听到这个称呼气得想动手打人,没人敢当着他的面这么叫,因为这是个侮辱性的称呼。原来“小帽”并不是“冠”,而是指杜钦的“眼罩”,杜钦先天一只眼失明,只好戴个眼罩示人。

呃……看起来古人也不靠谱,竟然如此。

  • 令人抓狂的“陈咸”、“王兴”、“王商”、“刘章”们

除了上述几位名人,如果我们细扒,估计三天也说不完,太多了。再举几个例子:

西汉末年至少有两个陈咸,一个是丞相陈万年的儿子,跟淳于长、萧育、朱云等人混迹江湖。还有个陈咸专门跟王莽不对付,新朝建立后坚持“不仕王莽”,隐居山林终了一生。南宋时期还有个陈咸,是宋孝宗时的进士,官声相当的好。

汉元帝有个表叔叫王商,曾经官居丞相,后来被皇后王政君的哥哥王凤害死。王政君有个弟弟也叫王商,多年后他接替王凤当了大将军。其实同时期还有个王商,是另一支外戚子弟。这三支王氏外戚,一支是汉宣帝的母亲一族,一支是汉宣帝的皇后一族,还有一支就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一族。

王莽有个儿子叫王兴,他的孙女婿也叫王兴。你可能要问,古人不是“同姓不婚”吗?怎么孙女嫁给了同姓?其实古人是“同宗不婚”,同姓不同宗是可以结婚的,比如王莽的妻子也姓王。

刘邦的后代中重名的多如蚊蝇,一巴掌能拍死好几只。比如刘章,至少有四个:刘邦的庶子刘肥的次子朱虚侯刘章、光武帝刘秀的侄子齐王刘章、淮阳王刘章、常山王刘章。

其他的,如刘义、刘懿、刘宜、、刘兴、刘康、刘恭等等,重复利用率都很高。

原本以为现代人水平低,起名字没创意,总在那几个字上打转转,没想到古人也一样。古人多重名的原因大致如下:

其一,时代特征使然

历史上重名最多的时期,主要集中在两汉和魏晋,这跟当时的社会风俗有关——崇尚单字名。人们为何有这么个奇怪的风俗呢?

因为自西汉起,儒学成为显学,儒生们发现一个规律,那些先贤如姬旦、孔丘、孟轲、荀匡、颜回、李耳等等,都是单字名,所以全社会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起单字名就是学习古圣先贤,再后来干脆认为,只有二流子才会起双字名。

比如王莽有个孙子叫王宗,后来因为谋反被杀。王莽深以为耻,把他的名字改成了“王会宗”,以示羞辱。

后来连匈奴人也跟着赶时髦,比如呼韩邪单于的儿子囊知牙斯(乌珠留单于),就改名为“智”。

其二,士族豪门化的结果

自从儒学获得“独尊”的地位后,西汉兴起“家学”,因此诞生了一批豪门士族集团,进而形成历史上的新的政治集团——士族阶级。

比如刘氏、王氏、颜氏、欧阳氏、韩氏、陈氏等等,掌握了特权的这些家族,子孙后代繁衍速度奇快,因而重名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其三,常用字扎堆的结果

这一点古人跟今人一样,起名字也赶时髦,谁也不会给孩子起个阿猫阿狗的名字,于是就盯着那二十来个寓意美好的字眼上较劲。

这种现象直到南北朝后期,特别是隋唐,随着门阀士族集团的衰微,以及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文化的融合,双字名开始流行,读书也逐渐平民化,那个令人抓狂的重名时期才与我们告别。

三国全战刘备怎么得魏延

魏延原本是长沙太守韩玄的手下的将军,刘备派关羽来收服长沙,韩玄派老将黄忠出站。黄忠和关羽两人不分伯仲,第一天关羽放了黄忠一马,第二天黄忠就只射关羽的头盔来还关羽。

三国全战mtu有哪些武将

传奇武将列表:

你见过最狂妄的将军是谁,他因为狂妄付出过什么代价

1962年的中印战争,一个靠着拍尼赫鲁马屁上来的将军,竟然大言不惭的说:“无论任何战争,都能战胜。”结果,现实却打脸,他也因为自己的无知成为了整个印度唾弃的对象。

前两年,中印双方发生了洞朗对峙。起因是我国在自己的领土上修建公路,而且修建之前已经通知了印度,印度方面也没有提出异议。

但当我国的公路开始修筑后,印度却表示了强烈的。按道理说,某国不愿意邻国在边境修筑公路,那它可以反过来在自己的领土上多修几条公路。但由于印度没钱修公路,所以就开始耍无赖,竟然越过国境线阻止我们修公路。

实际上,印度的无赖表现不是最近几年才有的,而是从独立之初就开始了。

1947年,印度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后来尼赫鲁当选为总理。当时,尼赫鲁虽然不断鼓吹和平,但却制定了“前进政策”,准备攻打我国西藏地区,并且不断派兵向我国边防部队挑衅,准备以武力清除我国边境上的,占据领土。

随后的时间中,尼赫鲁不断地命令印度向北推进,他甚至给印军下达命令:“在边防线上,哪里有空隙,就到哪里巡逻,或者是在那里建立哨所”。

在印度的高层中,有一个叫做布里吉·莫汉·考尔的中将,他本身并没有多大的能力,但印度独立后晋升快速,原因就在于他是尼赫鲁的坚定支持者,只要是尼赫鲁说的话,都是对的。当然,他也是尼赫鲁前进政策的积极拥护者。

1956年到1957年之间,我国在阿克赛钦地区修筑新藏公路时,印度认为我国阻碍了他的前进政策,所以百般阻挠,甚至污蔑我国侵占了印度的领土,总面积约为12.5万平方公里,这大体相当于我国福建省的面积。

为此,尼赫鲁写信给我国,当时周总理接到信件后,理所当然的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于是尼赫鲁恼羞成怒,更加疯狂的大搞“前进政策”。入侵我国边境,制造。

我国当时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希望双方能够以和平谈判的解决争端,但印度方面却不予理会。甚至认为我们软弱可欺,所以悍然发动战争,攻打我们的边防将士。

此时,布里吉·莫汉·考尔出现,他对尼赫鲁和印度高层说:“由于内部问题,不可能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而在任何小规模的军事中,印军有能力击败任何!”

任何!

此言一出,尼赫鲁认为考尔有足够的能力入侵我国,于是他派遣了考尔到达前线担任印度第4军军长,负责整体战事。

考尔到达前线后,命令第七旅到达克节朗河作战,结果第七旅在几个小时内便被我军全歼。丢人现眼之后,考尔再次派遣第十一旅入侵我国西藏瓦弄,结果又被我军全歼。

两次被全歼,丢人丢大发了。为了挽回败局,考尔调遣了三个旅布防于西山口,以防御我国进攻。

结果,我军仅仅用了三天便全歼了考尔布置的三个旅,共计5200人。

屡战屡败的考尔再也没有狂言,留下的只有尴尬。战后,考尔也被印度勒令永久退役,并且接受调查。后来,印度还把他的退休金给停了。晚年,考尔还为自己的失败推脱,说印度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投入不够!

我就纳闷了,当年的中印战争,印度从后勤补给、武器装备和战斗人员数量上来说,哪一点也不弱于我国,甚至某些地方还比我国更有优势。也不知道考尔所谓的投入不够,指的是什么。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0-2025 www.pzqsw.com All Right Reser 奇石软件园沪ICP备2023014488号 免责申明

声明: 本站所有手机app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