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居里夫人一样的科学家的资料
卡罗琳·赫舍尔(1750年-1848年)
这位发现了8颗彗星及星云的伟大天文学家出生在德国汉诺威.她的父亲是一位自学成才的音乐家,精心于对子女的文化和音乐教育,但卡罗琳却是个例外.卡罗琳表现出对学习的极大兴趣,她曾与父亲一起观察星座和天体.
由于家庭中有爱好天文学的传统,加之哥哥威廉成为英国乔治三世的宫廷天文学家,并自己制作了一架望远镜,通过它曾观测到天王星.作为哥哥的助手,卡罗琳经常帮他磨制和抛光镜面,并为这些观测做记录.
在日积月累中,卡罗琳积累了丰富的数学和几何知识,甚至获得了国王颁发的作为天文学家助手的津贴.卡罗琳每晚都端坐在那架可以观测遥远天外星空的望远镜前.1786年8月的一个夜晚,卡罗琳独自观测到了第一颗彗星,在接下来的11年里她又陆续发现了7颗彗星.她的发现为后来天体学的研究提供了最可信赖的资料.1798年,卡罗琳将自己的所有发现制成弗拉姆斯蒂德星表呈交给英国皇家学会,并附上了一份《不列颠天图》中忽略的560颗星的目录以及该出版物的勘误表.
哥哥威廉去世后,卡罗琳又搬回到汉诺威继续研究,不久完成了2500个星云和许多星团的记录工作.
洛夫莱斯伯爵夫人(1815年-1852年)
1979年,美国国防部用埃达·洛夫莱斯伯爵夫人的名字命名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语言,即Ada语言,以纪念这位150年前帮助英国发明家查理·巴贝奇研制出后来被认为历史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女科学家.
埃达·拜伦1815年出生在英国伦敦,是著名诗人拜伦与夫人安娜贝拉·米尔班克的女儿.但在其出生后不久,父母便离婚,尽管拜伦苦苦请求,但米尔班克却禁止诗人看望女儿.
在严格的家庭教育中,埃达受到了文化和科学知识的熏陶,并得到了包括伦敦大学首席数学教授A·德·摩根在内的诸多优秀数学家的指点.摩根还向她引见了当时英国最著名的天文学家兼数学家玛丽·萨默维尔.
埃达准确地对分析机的作用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预见,例如制图和制作音乐,以及进行庞大的、重复的大型计算.于是,埃达担当起为分析机编制程序的任务.埃达首先为计算拟定了“算法”,然后拟定了“程序设计流程图”,这也被后人认定为“第一个计算机程序”.
伊雷娜·约里奥-居里(1897年-1956年)
在居里夫人去世前,她欣慰地看到自己的女儿伊雷娜接过了继续研究放射性的接力棒,但她却没能看到女儿和她的丈夫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在其去世一年后因发现新的人造放射性元素而双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伊雷娜曾是母亲的助手,并在工作中结识了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尽管两人性格不同,却结成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婚后,他们像居里夫妇一样开始了共同的科学研究.
伊雷娜同时还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母亲,她坚信繁重的科研工作不能夺去她作为母亲的重要职责.在获得诺贝尔奖后,她还开始逐渐涉足政治,并担任过法国社会党莱昂·布卢姆的国务次长,负责科研工作.
48岁时,伊雷娜被任命为由其母亲创建的巴黎大学镭研究所所长.几年后,当世界政治陷入冷战时期后,约里奥夫妇先后被左派政治力量驱逐出法国原子能专署.但这却没能阻止伊雷娜参加各种和平运动.
伊雷娜的研究不仅可作为物理学的里程碑,还对医学和生物学产生了诸多重要影响.
利斯·迈特纳(1878年-1968年)
利斯·迈特纳,这位奥地利物理学家发现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核裂变.但是,诺贝尔奖却只授给了她的合作者奥托·哈恩.
利斯出生在奥地利一个犹太家庭,她的父亲是当时有名的律师,对于各种知识都采取开放态度,并潜心于子女的教育.
在柏林获得博士学位后,利斯结识了与她同岁的爱因斯坦.当时,爱因斯坦经常光顾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的住所,普朗克弹奏钢琴,爱因斯坦演奏小提琴,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室内乐队,利斯经常受邀出席.
后来,在与哈恩合作研究放射性的过程中,两人共同发现了镤并予以命名.在侄子弗里施的帮助下,利斯发现铀原子核在受中子轰击后分解出氪和钡,并产生大量能量.利斯称这一过程为“核裂变”.这一成果最初由哈恩公布于众,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利斯拒绝出席颁奖仪式.
美国很快得知了这一研究成果,由于当时处于战争时期,美国开始了曼哈顿计划,并最终制造出.
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1910年-1994年)
运用新的X光技术和世界上第一批电脑,多萝西·克劳福特发现了胰岛素、青霉素和维生素B12的分子结构.
多萝西·克劳福特出生于开罗,父亲是一名考古学家,母亲则是杰出的植物学家.多萝西与姐姐在英国接受教育,并获得了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化学学士学位.在一次乘火车的旅行中,她结识了伯纳尔教授,并跟随他到剑桥大学进行研究工作.他们共同发现,蛋白质晶体必须在半湿润状态下,而不是干燥状态下加以研究,这一成果可谓大分子晶体学的里程碑,并为生物学及其在医药领域的运用开辟了光辉道路.
随后,她又返回牛津大学继续研究.她开始进行胆固醇及其他生物分子的鉴定工作,例如胰岛素.之后她便涉足令许多科学家为之着迷的青霉素的研究.1945年,多萝西发现了青霉素的分子结构.
她的又一重大发现是分析出了对白血球和红血球生成至关重要的维生素 B12的结构.也是由于这一重大发现,多萝西在1964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芭芭拉·麦克林托克(1902年-1992年)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芭芭拉发现了自发移动的遗传基因,但她的研究成果却迟迟未被人认识,直到1983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后才产生了巨大影响.
25岁时,芭芭拉与遗传学家罗林斯·埃默森和马库斯·罗兹组成了一个三人研究小组.她之后回忆说,这是对她未来职业生涯具有决定意义的事件之一.芭芭拉反复观察玉米粒颜色的变异,并进行试验后发现遗传信息并非固定不变.这是一项重大发现,但却一直没有被人认可.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芭芭拉的这一研究终于走出了黑暗,并在30多年后得到了承认.根据芭芭拉的理论,遗传信息位置的变化不仅发生在植物上,而且在各种细菌和人类身上同样如此,因此对于研究抗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罗莎琳德·富兰克林(1920年-1958年)
罗莎琳德·富兰克林18岁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化学、物理和数学,后来又接触晶体学.她痴迷于用三维影像研究微小世界.二战期间,罗莎琳德获得了一笔研究碳元素的基金.战争结束后,她在巴黎学习了新的X光射线技术.当时,伦敦大学国王学院邀请她来研究DNA结构这一新技术.1952年,罗莎琳德拍摄下了那张著名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像,清晰地展现出双螺旋结构.但在1962年,这项研究成果在获得诺贝尔奖的
时候,罗莎琳德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获奖名单中,不仅是因为当时她已经去世,而且其中一名获奖者詹姆斯·沃森隐藏了罗莎琳德的贡献.
乔斯琳·贝尔-伯内尔(1943年-)
直到发现了脉冲星,乔斯琳才摆脱了“坏学生”的恶名.在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后,乔斯琳加入了剑桥大学安东尼·休伊什领导的科研小组.在经过漫长的观测之后,乔斯琳终于捕获了一些频率极快,并且有规律重复的信号.
在排除了这些信号来自于天外星球后,乔斯琳猜测可能出自一个巨大而特殊的星体,这个星体被称为脉冲星.这一天文学上里程碑式的发现在1974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但获奖者中却没有乔斯琳的名字.
为什么航母在二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航母的作用,其实就是运飞机,这是通俗一点讲。再上升一个层次就是,海上机动作战、远洋打击能力。这一切呢,都是源于航母可以运飞机,他要是运不了飞机,这一切都白扯了。
航母其实是在一种极度歧视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战时期就有航母了,人们在航母建成初期,没觉得航母有啥用,甚至他们认为这种比战列舰炮弹都便宜的飞机,只适合做体育运动。到了二战时期,也一样,人们的思想是,这东西适合在战列舰对轰结束之后,上去把那些动不了的军舰打沉了。
航母的出现,是在大舰巨炮的时代末期,航母终结了大舰巨炮时代。二战之前,那些海战都是战列舰对轰,谁的射程远,谁的口径大,谁就能赢的一种思想之下的时代。而航母则给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样式,用飞机远程奔袭,高效、机动。二战前那几艘大型战列舰里,俾斯麦号、梯必茨将军号、大和号、武藏号,这些大舰看上去威武雄壮,然而,在航母面前,不堪一击。
俾斯麦号当年一炮击沉胡德号,威风八面,但在英国海军的围追之下,还是陨落了。英军的剑鱼式飞机直接把俾斯麦号打得无法动弹,最后被撞沉没。而梯必茨将军号,基本就不敢出海了,1944年被英军击沉了。而武藏号、大和号同样在太平洋上葬身鱼腹。
这几艘被吹上天的战列舰,纷纷倒在海战中,他们的沉没,直接表明,海上作战的主力舰艇已经不是它们了,而是新型的航空母舰了。而二战之后不就,战列舰就开始逐渐退出海军的装备中了,取而代之的是航空母舰和舰载机。
航母和战列舰比起来,差别就在于手长和手短,同样是日军的战舰,大和号为例吧,大和号上面的460mm口径的九四式舰炮,最大射程是42000米,42公里,已经是非常远了。但是呢,他这个距离在航母面前不够看。以参加突袭珍珠港的加贺号航母上的,参与第一批次攻击的九七式轰炸机为例,作战半径865公里,直接就是大和号射程的20倍。
战列舰面临的问题就是手短、机动性差,完全无法适应新型的海上机动作战的要求。而航母呢,恰恰满足这一点,手长,飞机在海上作战的话,可以突然从云层里杀出来。航母能够成功上位,有其必然的先天优势。
其实二战中,突袭珍珠港就很明显了,战列舰被边缘化,航母作为主力舰使用了。日军向前突袭的是那几艘航母,而山本五十六是安安静在后面的战列舰里进行指挥。南云的航母编队,在距离瓦胡岛230海里的位置开始攻击,而如果换成战列舰的话,相比航母,基本就是贴脸攻击了,起不到突袭的效果了。
日本袭击珍珠港,在东南亚击沉“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已经完全说明了海战的重大转变,航母已经变成了海上作战的主要舰艇了。航母作为远洋打击的必备武器了,没有航母,已经根本就没法在距离本土千里之外的地方和敌人交战了。
为什么有人说太平洋战争期间实力强大的英国被小小的日本打的满地找牙,看见日本人就跑
太平洋战争初期,英国的确是被小日本打得到处跑,如果不是因为美国也在这场战争中,他们差点就被赶出印度洋,得退守到更远的地方去了。
1941年12月7日,日军袭击了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在后续的时间里,日军同步袭击了整个东南亚的英、美、法、荷殖民地,泰国也被作为盟友拉进了日本的战壕。
在日本的大战略里,主攻方向为、菲律宾和荷属东印度群岛(今印度尼西亚),他们一边通过海军对太平洋夏威夷基地的美军进行毁灭性打击,一面将围在南洋地区的西方从容的包饺子,以达到快速占领这些区域的目的。
当时日本因为“北向”的侵苏政策在1939年被粉碎,他们选择了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换取苏联取消对的军事援助。也因此,日本将目光盯向了南方,因为1940年以后的南洋,就是坨明晃晃的大肥肉。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直接导致英法参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战全面爆发,在随后的战争中,德军迅速干掉了英、法、荷、比多国联军,东、西欧全境几乎都被德国侵占,什么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希腊、法国、丹麦、挪威、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等等等等都成为德国的底盘,东方哪里还管得了?
英国人通过敦刻尔克大撤退,屁滚尿流的逃回了岛上,当时的境地相当凄惨。武器装备全扔给德军了,人心士气全甩到海里了,而且德国人还展开了潜艇封锁,海里到处都是U艇组成的“狼群”,运输物资的运输船来一艘沉一艘,十分令人绝望。
欧洲打成了这么个德行,曾经的殖民者大人们要么成了亡国奴,要么被德国人揍得满地爬,日本人当然不会放弃这个捞好处的机会。老牌殖民者虚弱不堪,再加上战场上入不敷出的战争情势,日本人顿时铆足马力杀向了南洋,他们此时已经将南洋的攻略当做了自己民族崛起的唯一希望,也是日本能继续赢得战争的唯一出路。
想想便知,这种倾注了日本对未来决心的大战略,令山本五十六都一度手抖的决策,只要开动起来便是风雷滚滚,英国那虚弱的东方舰队哪里能拦得住?
再说,英国当年虽然有号称全球第一的海军,但大部分的军舰都用在包围英伦三岛和维持航线上了,东方他们实在是鞭长莫及,就连护卫印度殖民地都难得不得了。
当时为了守卫新加坡,英国还硬是挤出了光辉级航母“不挠号”(HMS Indomitable R.92)、声望级战列巡洋舰“反击号”(HMS Repulse)、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HMS Rrince of Wales)、3艘驱逐舰“伊莱克特拉”(HMS Electra)、“快递”(HMS Express)、“忒涅多斯”(HMS Tenedos),哈游澳大利亚海军的“吸血鬼号”(HMAS Vampire)组成“Z舰队”防卫新加坡基地。这个阵容不能说豪华,但放在东方也算是只不错的海军了。
结果日本人采用了一种新战法“航母航空作战”,这种打法不仅在珍珠港将美军太平洋舰队炸得,更在随后的没几天的战斗中将英国海军炸得。Z舰队别说与日本海军的军舰对抗了,连漫天的飞机都应付不了。
很快,在日军疯狂的攻击下,Z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而山下奉文、本间雅晴等将领也迅速的杀上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新加坡,美英虽然在大混乱后重新组织并进行了殊死的搏斗,但失去海军助力的他们,完全成了被关门暴揍的落水狗,很快就因为低劣的士气和断绝的补给投降。
说起来,美国人表现的比英国人英勇,退守到巴丹的美军硬是扛到弹尽粮绝才投降,而英军总司令阿瑟·珀西瓦尔在马来西亚战役中,仅仅因为山下奉文虚张声势的威胁就献城投降了,当时山下奉文部队已经是强弩之末,炮弹平均下来每炮都只剩两发。
第一Z舰队覆灭以后,感到羞辱的英国又新编了一只Z舰队,率队的是曾经追击俾斯麦的萨默维尔将军,还从本土抽调了航母“竞技神”、“可畏”、“不挠号”也被重新编回。还有4艘战列舰“复仇号”(Revenge)、“决心号”(Resolution)、“拉米利斯号”( Ramillies)、君权号(Royal Sovereign),以及一艘声望级战巡。
这次作战明显增加了航母的配置,但是英国航母在亚太地区似乎有点水土不服,相反南云忠一的那一大堆航母,再加上英国人之前沦丧给日军的军事基地、机场,构成了日军绝强的区域性航空火网,英军的军舰在航空优势面前不断溃败,连“竞技神”号航母都被炸沉了。
可以说,当时英、荷、美、澳组成的联合舰队根本抵挡不住日军的航空兵,几乎军全灭。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根本就再也抽调不出军舰对付日军了,海上的力量搞不掉,陆上的力量就更没办法弄掉。
这也是山本五十六计策中的核心,通过快速消灭英美的舰队有生力量,再通过岛屿和航空兵层层设防抵御,日本将因此获得相当多的资源发展时间,利用这段时间日本快速发展力量,继而发动大,最终消灭美英势力。
可以说,山本五十六的前半部计划算是马马虎虎的完成了,这才造成了珍珠港的严重损失,也造成了南洋英、美军的大溃败。
经过“锡兰海战”后,日本人一时之间独霸南洋,联邦国澳大利亚甚至从欧洲撤回了一些部队,用以进行本土防御,为此不惜与英国本土翻脸。而残余的英军势力也只能加大力量防御印度,避免日军从以及海上进击,尤其是前沿的斯里兰卡,几乎成了日机和舰队轰炸的白热化区域。
正因为英军被打得满地找牙,日军当时还做起了更狂妄的打算,他们希望能通过占领斯里兰卡扼住印度洋,继而一路杀过阿拉伯海,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建立基地。最后还是因为美国人在4月18日发动了“杜立特空袭”轰炸日本,南云忠一的舰队被临时召回,这才给了英国人喘气的机会。
说到底,20世纪中期的英国已经开始没落了,无论是军力,战斗力还是对殖民地的控制力都有了很大漏洞。而当时欧洲的战事也给日军带来了天赐良机。再加上近乎完美的珍珠港袭击,战略上失衡的英国当然会被小日本按住爆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