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庙十哲都有谁
既然能够入列武庙十哲,那都不是一般人,设立武庙最主要的目的是激励官员,为武将树立标杆,告诉百官何为良将,什么样的良将能流芳千古、留名丹青,这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政治意义如出一辙,所以唐朝才有“诸州武举人上省,先谒太公庙”的规定。其实功过千秋自有后世评说,不是武庙里排个座次就能分以优劣的。既然是出于这种政治目的,那么很多因素就会影响人物的排序,比如儒家思想下的忠与仁,统治者需要这种思想驾驭臣下,那么这就是一个重要标杆,因此就会影响对某个人军事能力的判断。
武庙十哲简介
我们知道唐玄宗时为尊儒而大修文宣王庙,以孔子为奉,四子为配,孔子的十位学生为十哲分列。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以祭孔子相同的尊奉姜太公为武成王,将太公尚父庙更名成武成王庙,简称为武庙,时以姜太公为奉,张良为副祀配享,含张良在内以历代名将十人坐像分列左右。左列为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汉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右列为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郡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后来唐德宗时期再增祭古今六十四名将,此处不再赘述。
到了宋朝,从太祖开始更改武庙所祭名将,直到宋徽宗时期才大致成定制,此时的张良已经坐在了姜太公身旁,殿下列左右分列十人,左侧为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勣;右侧为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由此可见,宋朝拿掉了白起、吴起,增加了范蠡、管仲、郭子仪。
“太祖幸武成王庙,历观两廊所画名将,以杖指白起曰: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命人去之。”——《宋史》
白起是在宋太祖时期便拿掉的名将,后列入七十二名将中,白起之所以被拿掉,赵匡胤的理由是杀降,这与其偷得柴氏后的伪善不无关系,草创之际,树立仁慈的政治形象,以便争取统一战争中的民心向背,白起便成为这种政治造势的牺牲品。白起一生七十余战未尝败绩,他的战术思想就是歼灭敌军有生力量,这与大多数攻城拔寨争夺战争资源的将领不同,是他所开创的战争特色,并不能认为是不仁之举。再者如长平之战的俘虏,不杀之又如何处置?当时秦国的消耗亦是惨重,杀降是为秦王承担了千夫所指的骂名,要说白起唯一的缺陷就是后期不受节制,有失臣节,但与军事能力无关,他应该算是古代史上最会运用围歼战术的将领。
吴起被拿掉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因为他历仕鲁、魏、楚三国,他担任主帅保鲁国有功、但受鲁穆公猜忌,远投魏国,为魏国打造了特种部队“魏武卒”,夺取秦国河西之地,使秦国百年不敢东进,此后再遭谗言陷害,于是投奔楚国。这些虽有先主不察的委屈,但毕竟是“三姓家奴”,有不忠之嫌;二是其政治才能掩盖了军事光辉,吴起到了楚国之后便一心投入变法事业,与“商鞅变法”、“申不害变法”齐名,楚国通过吴起变法逐渐强大起来,南征百越、北击魏国、拓地千里。可以说吴起的政治光辉完全掩盖了他之前的军事亮点,所以他被请出十哲可以理解。但范蠡同样是政治光辉大于军事亮点的人物,以范蠡挤掉吴起,我觉得还是后世对范蠡评价更高,特别是“忠以为国”的评价更迎合统治者的喜爱。
十哲分析
- 战略家行列
以唐朝所列十哲为例,大致可以将其分为战略大师和战术大师。所谓战略大师就是为国家的军事部署及发展方向做出规划,这里主要代表便是唐、宋、元三朝都奉为配享的张良,他与萧何、韩信并列“汉初三杰”,若说韩信是善于攻城拔地的军事家,那么张良便是出谋划策整体布局的战略家,“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说的正是张良。刘邦以汉中为根基,灭三秦定关中,以潼关之险东望中原,这个战略构想便是出于张良。后在形势危急的时候,张良提出的策反英布,委派韩信北击燕赵的迂回战术成为楚汉战争的转折。以及后来定都之事,洛阳成为六国旧人的主推,张良携陈平等人立谏以关中为都,为汉朝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基础。
一个战略家的思想格局往往比攻城拔寨更为重要,张良如此,诸葛亮也是如此。蜀汉的发展无一例外的是以“隆中对”为基本国策,这个国策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看到了希望。关羽的襄樊之战在战略上并不存在问题,当时的蜀汉已经夺取汉中,刘封、孟达也将上庸三郡收入囊中,此时若想东西连成一线,惟独需要打通襄樊地区。这个战略一旦形成,蜀国北伐的难度将大大减轻,东部战区的贯通性便可有效牵制魏国西线兵马。可惜关羽操之过急,吴国国策“江东对”又与蜀国重叠在荆州地区,故而背信弃义的夺取荆州。诸葛亮在后期的北伐也并非指向关中,而是锁定在陇右、西羌,这个战略目标也很明显,就是控制关中西锤,取得产马地区,赢得羌人支持。
诸葛亮与张良都是战略家,且都在战争中表现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战略高度远高于实战能力。张良的实战在项羽面前碰壁不少,但好在汉军不缺实战人才;诸葛亮则不同,他需亲自带兵平定西南少数民族,又亲自北伐,虽取得一定成就,但终无回天之力,因此也饱受后世诟病。
- 军事思想家行列
如果说战略家的宏图构想富含更多政治意义的话,那么军事思想家则更切合武将之称,或者说是儒将。在十哲里,孙武的成就应该位列军事思想家之首,这个毫无争议,他被誉为“兵家至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鼻祖”,按道理说孔子为文圣,孙武应该列为武圣,毕竟孙武是与老子、孔子并列春秋诸子的前三席,在实战方面,文献记载有限,但孙武的一大亮点就是在吴弱楚强的形势对比下,十日武战攻破楚都,至楚几近亡国。孙武的军事思想完全展现在他的著作《孙子兵法》当中,成为古代“兵学圣典”,位列《武经七书》之首,直到今天任然被世界各国学习研究。
田穰苴在历史中的战绩并没有太多记载,但他严厉治军的军事思想被后世树为治军表率。他的军事思想编纪在代表作《司马法》里,但由于年久失传,在后世争议较大。历经唐宋两朝都将其列为十哲,说明其治军思想倍受统治者追捧,但在军事思想家里,兵家四圣恐怕才是最精辟的思想体系,后文逐一介绍。
- 实战军事家
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一身七十余战未尝败绩,真正的常胜将军,为秦效力30余年,攻城70余座,亲自指挥的著名战役如伊阕之战破魏韩联军;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迫使楚国迁都;长平之战,赵国有生力量全部折损殆尽,一战则国祚走衰。
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策划者;北线迂回战略的执行者,为汉王刘邦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时人誉为“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出世”,并著有《韩信兵法》三篇,收录其军事思想。
高祖每云:“李靖是萧铣、辅公祏膏肓,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旧唐书》
唐朝的两位名将李靖、李勣都是开国功勋,也都是唐朝开疆扩土的军事担当,两人在贞观三年(629)对厥的征战中有过合作。李靖的主要战绩是统一战争中平王世充、窦建德、萧铣、辅公祏,对外战争中灭厥、破吐谷浑;李勣比李靖年轻23岁,在随李世民的统一战争中资历较潜,所以主要战绩偏向于统一后的对外战争,他两度击溃薛延陀,后平定碛北,后又破厥、高句丽,在解决高句丽问题以后,李世民评价他说“隋炀帝劳百姓,筑长城以备突厥,卒无所益。朕惟置李世勣于晋阳而边塵不警,其为长城,岂不壮哉!”
乐毅的名声之大,常有后世人杰自比管乐,他最经典的一战发生在公元前284年,时燕国国力弱小,但他联合并统帅燕、赵、楚、韩、魏五国联军攻打强盛的齐国,连下70余城,打的齐国只剩即墨和莒,从此失去争霸的实力。乐毅创造了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对长期恃强凌弱的齐国造成震慑,从此不再小觑北燕。
兵家四圣与武庙十哲对比
前文已说过武庙十哲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所以就无法权衡哪些人名不副实,李靖、李勣二位名将也不敢排除自卖自夸的成分,所以倒不如和历史上流传的兵家四圣做一下对比。历史上对兵家四圣的说法众说纷纭,大致分为以下九个观点:
一、兵圣孙武、亚圣吴起、计圣孙膑、尉圣尉缭;
- 二、兵圣孙武、谋圣鬼谷子、亚圣吴起、次圣孙膑;
- 三、兵祖吕尚、兵圣孙武、亚圣吴起、次圣孙膑;
- 四、兵圣孙武、亚圣吴起、人屠白起、帝师王翦;
- 五、兵祖吕尚、兵圣孙武、隐圣黄石公、谋圣张良;
- 六、兵圣孙武、亚圣吴起、人屠白起、兵仙韩信;
- 七、人屠白起、兵仙韩信、战神李靖、武圣岳飞;
- 八、兵祖吕尚、兵宗司马穰苴、兵圣孙武、亚圣吴起;
- 九、兵祖吕尚、兵尊王子成父、兵圣孙武、亚圣吴起。
总结出来一共有:孙武、孙膑、吴起、尉缭、吕尚、司马穰苴、鬼谷子、王子成父、韩信、白起、张良、黄石公、李靖、岳飞、王翦这十五人。除去主祭吕尚,唐朝的武庙十哲与之重叠的有司马穰苴、孙武、张良、李靖、白起、韩信、吴起;没有提名四圣的有诸葛亮、乐毅、李勣这三人。而四圣提名之人未入列武庙十哲的有孙膑、尉缭、鬼谷子、黄石公、王子成父、岳飞、王翦这七人。那就看看这七人中是否能挑选出顶替诸葛亮、乐毅、李勣的人。
首先我们可以排除岳飞,因为他是北宋末期的名将,唐朝设庙时还未出生。其次再排除黄石公和鬼谷子,此二人据传都是隐世高人,传言黄石公是张良的师傅,传授《太公兵法》于张良,张良以此兵书助汉王得天下,在后世的流传下,这本从未面世的兵书被称为天书;鬼谷子则有所不同,他本名王诩,是春秋时期著名的谋略家,著有《鬼谷兵法》,但不见传世,反而是《鬼谷子》一书由其学生根据他的言谈编撰而成,其学生包括纵横家苏秦、张仪,军事家庞、孙膑等五百余人,但历史上却无此人实际战例的记载,《鬼谷子》一书虽然被众多军事家研究,但它主讲“阴阳谋略”,并非兵法。最后,排除王子成父,这主要是由于史料对其记载匮乏,只知其为周桓王之子,为避祸乱逃至齐桓公帐下为将,战绩体现于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如此就剩孙膑、尉缭、王翦三人。孙膑是兵阴阳派的鼻祖代表,他辅佐田忌接连击败名将庞,桂陵之战、马陵之战这两大实战足够验证其军事思想,并留世《孙膑兵法》,以战争规律总结取胜之道,提出“借势”、“必攻”的核心战术思想,对后世影响颇为深远。尉缭与孙膑同门,属于鬼谷子门下,是兵形势派的鼻祖代表,历史上关于其记载不多,他的军事思想主要由《尉缭子》传世于后,得到诸多军事家的推崇,此书也入列《武经七书》,尉缭的军事思想局限于理论上,他本人并无实战经历的记载,所以影响力比孙膑逊色许多。王翦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主要战绩是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统兵60万击败项燕,消灭楚国,《史记》评价他与白起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互补的一对将领。
孙膑、尉缭、王翦三人如果顶替诸葛亮、李勣和乐毅,我个人觉得孙膑毫无争议可以顶替此三者任何一人;尉缭则属于军事理论家,没有实战做基础,所以三者皆无法顶替;王翦是实战型军事家,其个人战绩比李勣、乐毅、诸葛亮都要辉煌,虽属于以强克弱,但也多属于大兵团会战,并深入敌国腹地作战,难度系数并不比乐毅、诸葛亮低,所以王翦顶替三者也不成问题。
如果非要退二进二,那么我选择以孙膑、王翦顶替诸葛亮、李勣。我认为诸葛亮更应该称为战略家,其战略眼光也应得到肯定,但战略构想只有成功才能得到证明,诸葛亮的隆中对和北伐战略双双失效,这只证明诸葛亮鞠躬尽瘁的成仁,并不能证明其军事策略的成功。且在同一时代,军事成就在其之上者如东吴陆逊、周瑜、甚至西晋的羊祜,诸葛亮能够跻身武庙十哲,也多因忠义无双的精神,以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
李勣则更容易理解,诸葛亮好歹是军政一把抓,劳心劳力,李勣在前期征厥是以李靖为主,他是辅助性质的配合进攻。他的最大功绩是独自做统帅击败薛延陀的少数民族联军,后在贞观二十年安抚并平定了薛延陀内乱。贞观十九年(645),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以李勣为辽东行军大总管,取得了征辽战役的全面胜利。后从乾封元年(666)至总章元年(668),李勣彻底攻灭高句丽,获得五部近七十万户民,一百七十六座城,唐至此设立安东都护府管辖。这为唐朝开疆扩土贡献不少力量,但相比较王翦的横扫三晋、攻灭楚、赵所得领土又逊色一些。
综上所述,唐朝所立武庙十哲具有较强的政治意义,但不能说名不副实,唐初所立十哲皆是兵家丹青流芳的圣贤良将。只能说如果要将此十哲做出替换,我个人觉得以孙膑替换诸葛亮、王翦替换李勣。名单为白起、韩信、孙膑、李靖、王翦;张良、司马穰苴、孙武、吴起、乐毅。
参考资料:《战国策》、《史记》、《旧唐书》、《三国志》、《汉书》
历届的奖牌图案是什么
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冠军获得的是一枚银质奖章和一个橄榄枝做的花冠,亚军获得的是一枚铜质奖章和一顶桂冠。此奖章是由法国艺术家儒勒·夏普朗精心设计的。
伏尔泰坐像的故事
伏尔泰是法国伟大的哲学家、戏剧家、社会活动家,法国启蒙运动中标志性人物。他一生猛烈地抨击封建和宗教迷信。这个坐像是乌东在伏尔泰经过多年流放,胜利地回到巴黎之后立即制作的。
关公、赵公明、比干、范蠡,到底谁是正财神
历史上的财神可不止这四个,如果细说的话有好几十个,而各个财神的由来也极为难考究,有的道教封赐的,有的是民间信仰。而关公、范蠡、赵公明、比干等其实都是正财神,从民间到宗教,能封正财神的都是文武官员。
正文财神
比干
商纣王的叔叔,小说中妲己要陷害比干,便在纣王面前说比干的心是七窍玲珑心,能治纣王的病,比干虽然知道是妲己要害他,但最后还是把心挖出来,待路过街道时一老太太问他“人无心能活吗?”比干听了就死了。
历史上比干是河南卫辉人,比干庙就在河南卫辉,在此地流传着比干成为财神的传说。说是比干挖心死后,玉帝可怜他,因他为国尽忠挖心死了,玉帝认为他没了心就不会生贪念,所以封他为财神,这是道教的封赐。
范蠡
范蠡被封财神是因为他有经商的天赋,被称为“商圣”。范蠡精通韬略,原是春秋时期的越国名臣,辅佐勾践成就大业后就弃官从商,又三掷千金三散千金,所以世人尊他为财神。
民间还有流传范蠡后来靠卖陶器发财,说他是制陶的祖师爷,当然这是我从野史里看到的,历史资料并没有记载。
李诡祖
很多人并不认识李诡祖,但他有一个很牛掰的特点,我们现在看到的诸位财神的穿扮都是以他为原型的。
李诡祖是北魏梁县县令,今河北曲周县人,他为官清廉,爱戴百姓,通常把自己的俸禄都拿出来救济穷人。在他死后百姓为了纪念他就为他立庙,唐朝时被封为“神君增幅相公”、元朝被封“福善平施公”,其实我们平常在石庙见到的财神造型最像的就是他了。
正武财神
关羽
关羽其实算是了,求平安的警察、拜关羽;求发财的商人、百姓拜关羽,就连、道教也拜关羽。人们喜欢拜关羽是因为他忠肝义胆,商人拜关羽是因为他不为金银所动,以前的商人坚信诚信交易,童叟无欺,所以把他奉为财神,为维护传统的道德秩序。
传说“关二爷平时都眯眼,一旦睁眼必”,所以喜欢纹身的朋友不要纹睁眼关公。
赵公明
这么多财神中,除了关公外,流传最广的就是赵公明了,这也导致他的传说最为混乱,有的说他是商朝武将;有的说是经商能手;有的说他是木材商人;还有说他是冥神,收瘟布疫的五瘟神之一等等。
这也是把赵公明当了,他的历史现在也无法考究,反正我们知道他是财神就行了。
综上所述,每个地方的风俗不一样,信仰的神也不一样,有的寺庙关羽为正财神,有的赵公明为正财神,但文财神的打扮却都是李诡祖的造型,其实以上说的几位都是正财神,不分高低。
下面再介绍一下另外一些财神,为啥有这么多财神?因为除了正财神,还有偏财神啊。正财神保佑做正当生意的人,偏财神照顾做偏门行业的,比如那些古代的绿林好汉、江湖侠客,现在那些开发廊、游戏机的等等。
现在有很多的说法,把五路财神归为偏财神,也不知道谁归类的,五路财神体系中还包括正财神、准财神,所以这财神里面存在好多的矛盾。
- 第一五路财神组合:赵公明、萧升、曹宝、陈九公、姚少司
在华夏历史中五路财神可不止一组,这里只是其中一个组合,这个组合中赵公明成了中路财神。除了他之外还有东路财神招宝天尊萧升、西路财神纳珍天尊曹宝、南路财神招财使者陈九公、北路财神利市仙官姚少司。这五位是道教封赐的,除此之外大多数是民间信仰。
第二五路财神组合:文(刘操,北路)、武(赵公明,南路)、生(白圭,西路)、积(范蠡,中路)、广(弦高,东路)
刘操:刘海蟾,名讳操,据说刘祖修道后,道号“海蟾”,于是便叫刘海蟾。传说古代有一种金蝉以金为食,刘海蟾捉金蟾时用一串铜钱为诱饵来钓金蝉,而这种金蝉不是平常蟾蜍,而是三足大金蝉。这种金蝉被看做是一种灵物,古人认为抓住可发家致富,于是刘海蟾就被塑造成财神的形象,民间故事中更是把他当做“准财神”,后来很多商店里面都会摆放一直金蟾蜍的习俗。
白圭:战国时人,和范蠡一样,也是弃官从商,经营思路和范蠡很像,后来富甲一方,且乐善好施,被世人津津乐道。
《汉书》:“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童仆同苦乐。”
这段记载就能看出他的经营理念和做事原则,《汉书》也记载说他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理论的鼻祖。
3.弦高:有次,弦高赶着12头牛去经商,遇到正要袭击郑国的秦军,他冒充是郑国的使者,用12头牛犒劳秦军,并告诉秦军将领,郑国早就知道秦军要偷袭郑国,所以让我赶这些牛犒劳你们。秦军将领一听,对方早就知道我们偷袭了肯定早有准备,如果现在进攻必定失败。后来秦军退走,郑国因弦高才智避免了亡国,郑穆公想奖赏弦高,但他辞而不受。
下面还有别的五路财神组合,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想必有的人还是知道的这些财神的。
文(比干)、武(赵公明)、义(关羽)、富(沈万三)、偏(苏福禄)
柴显聪、柴显明、柴显正、柴显直、柴显德。神话传说《铸鼎余闻》中记载,南齐柴氏兄弟为五显神财神。
曹仁广、刘义广、李诚广、葛信广、张智广。相传是五位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好汉,他们的财神庙现在在北京六里桥,马官营村南侧。
杜平、李泗、孙立、任安、耿彦。清同治八年《财神宝卷》记载这五位结拜的财神兄弟。
后面还有九路财神、十八路财神等,实在太多,就算写出来大家也可能看不下去,但不管这些几路财神里面都有赵公明和关羽的存在。毕竟他们太出名了,因此正财神就是前面提到的这几位。
而另外那些五路、九路、十八路等财神,也都确实是历史上出现的真人,他们有的经营有方发财、有的劫富济贫帮助百姓,人们为了纪念和求发财的心态,为他们立了庙,希望能保佑自己财源广进。
命运三女神位置
命运三女神